Москва
+7-929-527-81-33
Вологда
+7-921-234-45-78
Вопрос юристу онлайн Юридическая компания ЛЕГАС Вконтакт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公司犯罪

Обновлено 03.06.2024 03:58

 

随着世界上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法人对公司犯罪的刑事责任已经确立,这些犯罪是为了利益和/或代表组织实施的犯罪。 本文考察了公司犯罪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比较了西方和东方刑法理论中公司犯罪的概念,介绍了我国公司犯罪的类型学,分析了我国打击公司犯罪的方法。 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先进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预期公司犯罪的进一步增加。 公司犯罪也与其他类型的犯罪密切相关(但未被识别),特别是与白领犯罪,经济和有组织犯罪。 在现阶段,中国打击公司犯罪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改进旨在防止公司内部公司犯罪的立法,并制定合规计划,以减少员工和管理人员之间的非法行为风险。 尽管俄罗斯立法中没有法律实体的刑事责任,但在中国预防和打击公司犯罪的经验可以而且应该用于组织预防俄罗斯法律实体的非法行为。

 

关键词:公司犯罪,公司犯罪,法律实体的刑事责任,公司.

 

随着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公司数量的增加,很明显,公司在其核心活动框架内的行为可能违反法律,从而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害。

在西方刑法学说中,公司犯罪是指企业、公司或个人在这些组织内实施的违法行为。 除了违反现行立法外,公司还可以采取合法的行动,产生许多负面的社会后果<2>。 公司犯罪可以定义为在组织的合法活动中由于故意决策或刑事疏忽而导致的非法行为或不作为,并且代表公司或为实现其官方目标而实施<3>。 公司犯罪是个人利用其在组织中的地位,为公司利益非法获取利益的现象,包括增加利润或市场份额<4>。

--------------------------------

<1>哈特利R.D.公司犯罪。 圣巴巴拉,加利福尼亚州:ABC-CLIO,2008。 第1页。

<2>Passas N.合法但可怕:合法的公司犯罪//社会经济理论杂志。 2005. 34号。 第771-786页。

<3>Pierce F.,Tombs S.有毒资本主义:公司犯罪和化学工业。 英国伦敦:Routledge,2019。

<4>Siegel L.J.,Brown G.P.,Ron Hoffman R.KRIM:犯罪学导论,第4版,nelson Tchengage改编,2022。 第272页。

 

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法制度,目前"公司犯罪"一词在中国立法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的规范并没有给出公司犯罪的概念,只是间接地描述了它的含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公共组织的行为,被法律认为是犯罪,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事实上,即使是中国科学家也没有就这个定义达成共识。 据何斌松介绍,企业犯罪应具有以下特点:1. 损害公共利益(公司犯罪的社会学特征)。 2. 依法适用刑事责任(公司犯罪的法律特征)。 3. 犯罪主体必须是有组织单位(公司)<6>。 侯国云认为,"企业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社会团体的社会危险行为,是由组织工作人员或其领导人决定非法满足其利益而实施的"<7>。 根据研究员李红的说法,公司犯罪是为了为公司赚取利润而犯下的<8>,只有当组织的员工/管理层的行为完全符合组织本身的意图和意愿时,犯罪才能是公 陈瑞华将公司犯罪分为系统性犯罪和非系统性犯罪。 第一组包括通过作出集体决定而犯下的罪行,以及在企业负责人的许可或指示下犯下的罪行。 第二组包括在没有集体决定或企业负责人的许可/指示的情况下,其他管理人员或员工代表企业并为企业的利益而犯下的罪行<10>。 在犯下属于第二组的罪行时,很容易证明企业主体"代表并符合企业的利益"行事,但是,更难以证明犯罪主体的意志反映了企业的一般意志。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

<6>

<7>

<8>

<9>

<10>

 

总结上述定义,可以得出结论,公司犯罪是公司或其员工的管理层为了增加他们的个人福祉和/或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而犯下的一种有罪的社会危险行

中国的公司犯罪应与有组织犯罪和白领犯罪区分开来。 1999年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关于公司犯罪案件司法实践的解释》指出,"如果成立一个组织的唯一目的是犯罪,或者其主要活动自成立之日起就非法,则该组织所犯的罪行不应被视为公司罪。 相反,有罪的个人将受到惩罚,判决将比公司犯罪更严厉"<11>。 因此,公司犯罪并不等同于有组织犯罪。 同时,公司犯罪也不同于白领犯罪,白领犯罪是受过教育、受过社会尊重和成功的个人在其专业活动过程中所犯的一类犯罪,因为这强调个人责任而不是整个公司的共同责任。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1999年6月18日《关于公司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的澄清。

<12>周Zj.中国的公司犯罪。 历史和现代辩论。 伦敦:Routledge,2015。 220页。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社会经济模式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的。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经济改革时期,中国的企业一般为国家或社会所有。 因此,中国传统上只有两种类型的公司:国有公司和集体公司。 1978年,中共十一大后,经济改革政策为国有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私有化成为可能,中国宪法指出,根据特殊的法律条件,私营企业(例如小公司)或私营机构现在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类私有化企业的统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开始,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改革。 中国的私人和外国投资者开始达成新的交易。 1993年中共十四大期间,通过了多项规定,为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特别强调了私有化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及其与中国现代化和其他经济改革措施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大会还指出,现代商业实体应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有明确的利润目标,有区别的责任水平,并遵循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 事实上,这种模式将成为中国"新公司"的原型。 许多公司应该能够在有限的政府监管条件下在市场上共存,并为消费者的注意力自由竞争。 同年,颁布了"关于公司"的法律,根据该法律,公司开始被视为"法律实体"。 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的经济改革导致刑法中公司犯罪概念的进一步巩固,公司犯罪开始对经济和社会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13>。 在这方面,1997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引入了题为"公司犯罪"的第二章第四节。

--------------------------------

<13>中国企业刑事责任:立法及其不足。 北京法律评论,2012年。 N3(3)。 第103-108页。

 

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经济犯罪,特别是公司犯罪的数量急剧增加。 此外,公司参与各种经济犯罪的情况急剧增加,例如挪用他人的知识产权;生产仿造专利或已建立商标的货物;生产、销售和销售违禁物质,以及从国外走私违禁物质或货物。 有组织的公司犯罪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事实上,涉及若干个人和涉及金融投资的犯罪是公司和公司有组织地犯下的,是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

<14>张L.,林Z.中国企业犯罪的惩罚. 在Henry N.Pontell和Gilbert Geis(eds。). 白领和公司犯罪国际手册. 海德堡:斯普林格,2007。 第663-67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第三十条将公司或公司定义为直接犯罪的人,如果是企业或组织,无论所有权类型(国家,集体或私人)或组织方式(公共投资,集体投 根据这一定义,她是犯罪的肇事者,因此,可以根据刑法起诉并受到刑事处罚。 因此,任何合法成立的组织,无论是商业的还是非营利的,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都可能成为公司犯罪的对象。 在中国,公司犯罪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疏忽的. 然而,一些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形式的过失犯罪应该被排除在公司犯罪之外,因为假设公司犯罪的所有主体都为了使公司受益而犯下犯罪行为<16>。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对公司犯罪的两项处罚原则。 其中之一是"双重惩罚"原则,该原则要求公司本身和责任人都受到惩罚,即立法法规定,个人和组织都将依法受到刑事处罚<17>。 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93条,组织行贿的,适用双重处罚原则。 也就是说,为了获得非法利益而行贿的公司将被罚款,该组织的负责人将被判处长达五年的监禁。 第二项原则是"统一惩罚"原则,其中只有对组织活动负责的人受到刑事惩罚;不对公司采取进一步行动。 例如,按照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2条,如果一个组织隐瞒财产,将虚假信息输入公司资产清单,那么只有经营公司的人才会被起诉,但不会对公司进行进一步的处罚。 这是由于这样的事实,进一步的罚款征收只会恶化公司的财务状况,并对投资者产生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的犯罪将属于单层惩罚模式,公司将免除进一步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第三十一条规定:"对公司犯罪,对公司处以罚款,对直接管理公司或者参与公司活动的人员实施犯罪的,处以全额刑事处罚"<20>。 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任何类型的刑事处罚都可以适用于公司负责人,包括与监禁有关的处罚,以及罚款,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然而,对公司本身的惩罚只有一种类型-货币罚款。 今天中国讨论的主题是公司与责任人之间按照双重惩罚原则的关系,即他们是否是犯罪的共犯,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一个曾经在公司犯罪案件中被判有罪的人在被判犯有以自己名义犯罪或再次犯有另一种公司犯罪时是重复犯罪。

--------------------------------

<17>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

<21>

 

近几十年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和其他国家采用了延期起诉协议制度,以打击公司犯罪。 作为本协议的一部分,公司被授予试用期,在此期间它必须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 这些义务可能包括损害赔偿,与调查当局合作,创建或改进公司合规计划,实施内部控制,遵守执法机构的法规等。 试用期满,公司未违反义务的,终止对其的刑事起诉。 这些国家制定的DPA系统为在公司承认有罪并采取纠正措施后终止对公司的刑事起诉提供了程序上的可能性。 这使得有可能在协议规定的罚款的帮助下追究公司对违法行为的责任,同时避免犯罪记录形式的副作用。 DPA允许检察官办公室在一段时间内不断监测商业活动,同时确保公司根据现行立法改变其开展活动的方法。 <23>DPA系统的有用性及其在中国实施的必要性是中国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而中国的许多研究人员则呼吁在这方面进行立法改革<24>,<25>。 在2018,中国当局开始采用与推迟执行判决有关的方法。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发布了一些文件,呼吁公司制定旨在确保遵守规范公司活动的立法要求的计划。 缩短了对企业家的拘留条件,并为保护进行商业活动所必需的公司财产提供了保障。 这一趋势鼓励商业文化向更严格遵守法治的转变,并表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打击公司犯罪的斗争中,从惩罚性司法向改善健康的司法过渡。 从长远来看,应不断努力鼓励企业制定刑法合规计划,以便更有效地预防犯罪<26>。 这些计划的目的是提高公司监督员工活动的责任水平。 中国企业创建系统的刑事合规机制的方向将有助于预防公司犯罪,而合规计划的引入将鼓励法人实体采取积极措施来防范公司内部的风险<27>。

--------------------------------

<22>Xiao M.Y.递延/不起诉协议:打击公司犯罪的有效工具//康奈尔法律与公共政策杂志。 2013. N23.

<23>陶L.X.中国公司犯罪执法研究:一种新兴的缓刑方法//美中法律评论。 2020. 卷。 17. N5. 第175-188页。

<24>chen R.H.企业合规视角下的递延起诉协议制度//比较法杂志. 2020. N1. 第1-18页。

<25>Li Y.H.中国公司合规的刑事诉讼激励//比较法杂志。 2020. N1. 第19-30页。

<26>Truntsevsky Yu。V.,Yesayan A.K.试点项目,以刺激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遵守//国际公法和私法。 2023. N1. 第36-39页。

<27>潘冬梅。 中国法律实体的刑事责任:传统方法与现代选择//全俄犯罪学杂志。 2020. 卷。 14. N4. 第613-622页。

 

俄罗斯联邦现行立法没有规定法律实体的刑事责任,如果发生非法行为,该组织应承担行政责任。 此外,例如,在2013年4月5日联邦法律第44-FZ号"关于国家和市政需求采购货物,工程,服务领域的合同制度"<28>和2011年7月18日联邦法律框架内签订和执行政府合同和合同时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 第223-FZ号"关于某些类型的法律实体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29>,这通常会对国家和公共利益造成消极后果,立法者规定以将法律实体和个人企业家列入无良供应商登记册的形式承担责任。 列入指定登记册两年,使其无法参与上述联邦法律规定的交易程序。 除了无法成为投标人并签订合同之外,法律实体失去了积累两年合同执行经验的机会,这在参与招标(竞争程序)时至关重要,其中除了价格标准<30>之外,在选 我们相信,在中国设立这样一个不法法人登记册,以防止公司犯罪,特别是考虑到在中国的商业信誉是企业活动的基本价值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

<28>

<29>

<30>打击公司采购领域腐败的法律机制:科学和实用指南/O.A.Belyaeva,Yu。V.Truntsevsky,A.M.Tsirin;ed。 由I.I.Kucherov,M.:合同,2019年。 160页;打击商业腐败:科学和实用指南/Yu。V.Truntsevsky,R.A.Kurbanov,A.M.Tsirin等人。;埃德。 由T.Ya。 Khabrieva,O.S.Kapinus。 M.:法理学,2020。 256页。

 

总之,应该指出的是,在现阶段,中国打击公司犯罪的水平有所提高,而所采取的措施较少旨在绳之以法,而从2018年开始,更多的是改善公司内部制度。 但是,通过进一步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立法,从长远来看,消除公司犯罪的负面后果、提高守法法人水平等一系列问题尚待解决。